2)第379章 议和可行乎?_穿越到明朝当举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交相庆吊”﹐只是寻常的外交礼节,跟宋金议和就是两回事,而第二款说起来虽然金银比较高,但是双方好歹也算是有来有还,后面不是不可以再谈。

  至于敲第三款、第四款、第五款……虽然在疆界的划分上,明廷将宁远以北很多还没有失守的地方割让给了清廷,可至少为自己争取到了喘息的机会。

  林敬明白崇祯皇帝是有意想要同意的,但问题并不在于条约是否严苛,而是主要因为明廷内部的问题,使得他目前并不敢贸然同意。

  原因也很简单,明廷并不存在真正的对外平等交流意识,在明廷官员们看来,他们代表的是堂堂正正天朝上国,而满洲只不过是‘属夷’罢了,大明同东虏的战争只不过是一场平叛之战而已。

  正是因为这种意识的存在,崇祯并不敢贸然将满洲提升为能够面对面谈判的平等势力,否则来自内部的反对声将会把崇祯打成赵构一类的皇帝,这一点对于好名的崇祯而言,是不可允许的。

  主导议和进程的兵部尚书陈新甲此时表情微微有些忐忑,他不知道太子到底会不会赞同这个方案,但是如果不赞同,那么两面作战还会持续下去,这将来也会使得大明更加被动。

  不过想到之前林敬的话,

  (本章未完,请翻页)

  陈新甲也微微放下一些心来。

  林敬看完了奏章之后,轻声道:“父皇,看此诸款,允之难,不允亦难,只是儿臣以为,当从大局出发考虑,然时势如此,并无两全之策,尚需安内方能攘外。”

  听到林敬这么干脆地表达自己的意见,一直沉默不语的新任首辅吴牲脸上带着些许惊讶,好奇道:“殿下这番话着实令人深思,眼下局势的确到了一个需要抉择的时候。”

  说到这里,吴牲恭声道:“还请陛下早做决断。”

  崇祯沉默半晌,长叹一声道:“眼下朝廷群臣争论不休,至今仍有人无术救国,徒尚高论。在他们看来这天下纯属朕一人之过,却不想想眼下内外交困,处境十分艰危,非空言攘夷能补实际,朕心中何尝不愿效仿太祖成祖,行廓清天下,扫平四方之举,然而……”

  一旁的陈新甲连忙开口道:“陛下,如今我大明不过是对东虏暂缓挞伐,先事安内,俟剿贼奏功,再回师平定辽东,届时天下太平,四方皆安,陛下当为天下英主。”

  崇祯却是摇了摇头,自从松锦之战结束后,他内心的雄心壮志也随之覆灭,如今空谈所谓的中兴之主,自觉不过是一场梦幻,能够守住大明基业便已经不错。

  当然,这番心思崇祯也不好跟众人说,只得含糊道:“卿等所言甚是,朕不到万不得已之时,自然不会对东虏议抚……四年前杨嗣昌与高起潜暗主议抚,只可惜走漏了消息,不意被卢象升等人妄加反对,致抚事中途而废,国事因循磋跑至今,如今幸而有卿主持,还请勉力为之。”

  一番话说完,林敬不由得有些目瞪口呆,崇祯这一番推锅的话术简直是炉火纯青,表面上似乎什么都说了,可是细细一品味下来,又什么都没有说。

  难怪原本历史上陈新甲泄密之后,才惨遭被杀,合着皇帝根本就没有给过正式的承诺!

  可是陈新甲很明显没有回过神来,他沉浸在崇祯皇帝画下的宏伟蓝图中,却根本没有看到林敬暗含关切的眼神,以及首辅吴姓嘴角一抹似有似无的笑容。

  ()

  请收藏:https://m.gg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