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85章 战后清算_穿越到明朝当举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历城召开庆功大会。

  在说完好的一方面之后,林敬也在奏疏里面总结了一些不足。

  首先便是情报工作问题上面,林敬坦诚如今大明的军事情报已经处于严重落后状态,这一仗幸亏他及时派遣左翼明军堵在了平乡要地,又辛亏援军派遣及时,才使得东虏没能攻下平乡,也就使得林敬顺利完成了聚歼博洛一部的任务。

  但是在林敬看来,像这样的好运不会始终眷顾明军,如果将来不针对军事情报进行重点发展,那么下一次作战很难说最终的结果。

  其次,林敬在复盘这几场大战中可以发现,明军虽然取得了胜利,但是主要还是抓住了东虏的骄兵心理,使得满达海甚至是博洛,都没有及时发现明军的动向。@·无错首发

  可问题是,经过了这么大的一次教训后,阿巴泰不会再继续犯错,他一定会将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到抗虏军身上来,也会将注意力集中到林敬身上——倘若他能够击败明廷的最后一支精锐,并且能够俘。

  虏明太子,这将会是一场多么大的功绩?

  届时,拥兵尚有六万的阿巴泰,再加上拥兵三万的图尔格,都会往济南方向前进,到时候以堂堂正正之师进攻,这将会给林敬带来一个极大的挑战。

  因此,朱慈熄针对这个问题,提出了一个想法,那就是充分利用主场优势,以空间换时间,以游击战术来面对清军的重兵集团进攻,来充分化解东虏的攻势。

  正所谓攻不可久,东虏毕竟还是以劫掠为主要目的,这就会给林敬机会,到时候只要东虏再度分兵,那么机会也就来了。

  当然,这一点需要得到崇祯皇帝甚至是内阁众臣的支持,毕竟到时候林敬在东虏的进攻下,肯定会主动放弃一些地方,那么这将会受到清流的攻击。只要他们还愿意继续支持林敬,那么他才能充分贯彻自己的战略意图。

  最后,林敬在奏疏里隐晦地提出了一点,那就是当东虏打算退出关内时,恐怕还会继续走墙子岭的老路,那么完全可以利用这个机会,打东虏一个伏击。

  在写完了奏疏之后,林敬便紧急安排了一支军队,将此次大战中俘虏的一应首脑敌酋押解送往京城,除此之外便是那些被砍下来的首级,也作为报功的依据送往京城。

  在做完了这件事之后,林敬也就能够静下心来处理其他的战利品,首先其中最为宝贵的便是缴获的四十门佛郎机炮和两千多匹战马,这些都是林敬眼下所紧缺的物资。

  其中,抗虏军下面并没有专属的炮兵营,只有直属一个炮兵局,下辖佛郎机炮仅仅只有五十多门,实在有些寒酸。而这一次将缴获的四十门佛郎机炮列入其中,那么抗虏军下辖火炮将会达到近一百门,完全可以组建一个营,大大加强抗虏军的火力。

  至于战场上缴获的两千匹战马则更加令人惊喜,毕竟眼下抗虏军最缺乏的就是战马,仅有的一个骑兵营也只有六百多名骑兵,如果有了这么两千匹战马,就可以扩充接近三个骑兵营,可以加强抗虏军的追击能力。。

  请收藏:https://m.gg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