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31章内廷外廷_穿越到明朝当举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祯九年年,卢象升曾给朕上过一封奏疏,言明边商通虏之事,认为情况较复杂,暂时不宜大肆处置,如今看来果真是养贼为患

  崇祯皇帝语气里多少有些复杂,他对于当年的事情还是有些耿耿于怀,原来晋商的发展其实同卢象升也有一定的关系。

  原来在崇祯九年时,朝廷传诏书提拔卢象升为兵部左侍郎,并前往总督宣府、大同、山西的军事,而当时因为明廷国力疲敝,边军一应所需不足,卢象升只能在宣府和大同大兴屯田,谷熟以后,每亩收成一钟,储存了二十多万石谷米。

  除此之外,卢象升向崇祯皇帝上过奏疏,请求重开大同和张家口的马市,同与建虏操纵的蒙古部进行合法贸易,一来可以稳定宣大的边防,二来便是可以从贸易中获取最为急需的战马,由此从崇祯九年过后,建虏便再也没有进攻过宣大,即便是在松锦之战最为激烈的时候,张家口的两地贸易也依然在进行,并且延续到了今日。

  当然,自从卢象升战死过后,也不是没有人对张家口贸易有过非议,(本章未完!

  第531章内廷外廷

  甚至还有人打算关闭边贸,但是出于种种考虑,再加上晋商集团安排在朝廷的***游说,也使得崇祯始终被蒙在了鼓里,并没有意识到张家口贸易存在的危害。

  因此,崇祯眼下多多少少有些被人欺骗的恼怒,甚至波及到了早已经为国捐躯的卢象升,言语中颇有几分愤愤不平。

  林敬没有等崇祯继续发作,便十分诚恳地说道:“父皇,昔日卢公所行之举并非为了个人私利,实为一片忠心,况且当年卢公设立马市之时,制定了极为严格的检查制度,倘若能依制而行,基本不会有禁品流入到满洲,更不会造成今天的局面。”

  听到太子这番话,崇祯的脸色稍稍平缓了几分,道:“既然卢象升当年开马市没什么不当的地方,还为边军交易战马,可如今为何却变成了这等模样?”

  林敬微微叹了一口气,再严格的制度也终究需要人来进行执行,实际上卢象升死后,马市检查制度便几乎形同虚设,边地官兵只要有钱拿,几乎一概放行,甚至还为禁品走私打掩护......当然在这件事当中,也有两个关键的角色。

  其中一人便是崇祯十四年担任宣大总督的江禹绪,另一人则是担任宣府巡抚的李鉴,这二人便是晋商集团在宣大的保护。

  可以说,没有江禹绪和李鉴两个人,马市不会一下子溃烂到这个地步,短短一两年时间内,几乎成为了建虏获取禁运物资的最大渠道,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二人起到了十分关键的作用。

  江禹绪,原本是崇祯四年的进士,后来授户科给事中,并且成功地攀附上了周延儒,改为从七品的口北道分巡道马,并且

  请收藏:https://m.gg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