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93章 宗藩制度改革_穿越到明朝当举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起来大概有五百多个,他们占据了宗室禄米的绝大部分。

  「大明江山,亦与大明子孙相关,儿臣以为当今藩政改革已经到了不得不实行的地步,否则亡国亡天下,只怕就在眼前。」

  林敬从怀中掏出了一份折子,经由王承恩呈递给了崇祯皇帝。

  所谓的藩政改革,自然是针对大明宗藩制度的修改,其中比较关键的条款可以分为三大部分。

  便是全面取消所有宗藩禄米,为朝廷减负,亦乃天下万民之福。当然,为了给那些贫苦的宗室子弟们一条活路,林敬还请求放开所有宗室子弟科举、务农、当兵以及经商的所有权力,他们不再受到宗藩制度的约束,同时也不再享受大明宗藩禄米。

  当然,为了表示对大明宗室的最基本优待,在禄米银取消后,会重新根据个人爵位改发年金,不过年金制定的额度并不高,亲王一年的年金只有白银五千两,郡王一年的白银则只有一千两。

  至于自镇将军及以下的一应爵位,不

  享受年金优待。此外还将严格执行袭爵代降制度,自亲王开始,郡王袭爵不得超过一人。

  针对不断扩张的大明宗藩体系,必须要进行严格的控制。林敬认为大明开国时宗藩体系不过数十人,可是二百多年下来已经膨胀到一百万人以上,便是不加约束的后果,因此他认为必须针对大明宗藩体系重新梳理,也就是只容纳太祖以及成祖皇帝以来直系血脉的三代以内后裔进入宗藩体系,其余子孙则剔除出宗藩体系。

  说简单一点,那就是从明朝初期的那十几个亲王,他们的直系子孙的三代近亲,比如兄弟、儿子以及孙子可以继续留在宗藩体系内,但是像孙子的旁系则不能进入,从而避免宗藩体系大肆扩张,而根据初步的计算,一旦重新梳理完毕,大明宗藩体系内的人数将只剩下数千人左右,维持在一个正常的水平。

  那就是大力展开皇族教育,并积极提拔皇族内部人才进入到朝廷以及军队当中,成为朝廷上的皇室支持者。为此,林敬建议在京城建立大明皇家学院,所有大明宗室都可以报名进入学院内进行学习,并提供参加科举以及从军的相应途径。

  对于这一点,林敬堪称是鼎立支持,要知道大明最初可不是这般如此,当时的太祖皇帝朱元璋在建立了天下后,曾经对宋元的灭亡认真吸取了教训,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皇室太弱而臣子过于强大,才导致被灭。

  因此,老朱以前朝为鉴,决定建立宗藩拱卫朝廷,于是分封自己的二十六个儿子和侄孙朱守谦为亲王,并规定一套严格的封藩制度,派遣这二十七个王驻扎在边疆统领军务。

  只可惜,在靖难之役燕王朱棣夺位后,朱棣同样吸取了教训,他认为让藩王掌权不是国家幸事,于是

  请收藏:https://m.gg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