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5节 东北易帜、辽系_梦回二战2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再由南京方面决定。换句话说,南京政府的势力是不进东北的,这相当于进一步地给了张学良极大的自主权。

  张学良其实很“幸运”。历史上,赵匡胤建立北宋,继而横扫中原汉地,发动统一战争,在北宋灭南唐之战中,南唐后主李煜百般求和,希望南唐成为北宋的一个附属国,但赵匡胤心如铁石、坚定不移地发动战争,灭亡了南唐,将南唐的国土变成了北宋的一部分。赵匡胤为何如此坚决呢?因为天下大势已经归于北宋,北宋没必要留着南唐。赵匡胤和李煜的关系与蒋介石和张学良的关系正相反,蒋介石在内心里何尝不想真正地统一中国?但他知道时机还远未到,如果中国的实力派就只有蒋介石和张学良,蒋介石肯定进攻张学良、灭掉张学良,完成中国的实质性统一,然而,中国的实力派远不止蒋介石和张学良,遍地都是军阀、割据势力,蒋介石也是一个军阀、一方割据势力,但他是最强的并且拥有“中央”这个正统名分。打个比喻:此时的中国就像一个江湖,有大大小小几十个帮会门派,蒋介石只是“武林盟主”,并没有真正“一统江湖”。蒋介石之所以“放过”张学良,默许张学良割据东北,当然不是因为他对张学良有“真感情”,而是他别无选择。不管是从“远交近攻”的角度,还是从“轻重缓急”的角度出发,加上还有境外势力干涉,如果蒋介石对张学良“逼得太紧”,张学良搞不好会去投靠境外势力,使得蒋介石深感投鼠忌器,虽然张学良从来没有想过“投靠外邦”或借助外邦力量对抗胁迫蒋介石,但客观事实就是这种整体形势。换而言之,日本人其实“帮”了张学良的“忙”。如此,想要真正统一中国的蒋介石的第一个目标绝对不是张学良,所以,他才“放过”张学良,给了张学良这么大、这么多的自主权,从而安抚、稳住张学良,让他可以从容不迫地先统一关内南方地区。

  对张学良来说,他是一夜之间莫名其妙地从天而落了一大堆官帽,不过,他也无所谓了,由于日本人已经开始退让,东北易帜基本上是水到渠成的事了,剩下的就是继续跟各方势力扯皮。张学良对这个讨价还价的过程不感兴趣,都让张作相一手办理了,他此时则忙着进行一件很重要的事:裁军。

  眼下,北洋军和北伐军已经全面停战言和,原为心腹大患的直鲁联军也被消灭,张学良现在手上共有林林总总高达五十多万的军队,大部分是奉军,少部分是直鲁联军、吴佩孚部、孙传芳部的残余部队,素质良莠不齐,成员错综复杂。虽然吴佩孚、孙传芳等人都并非奉系中人,但他们此时在关内已经无处可去,要么投降国民政府,要么投靠张学良

  请收藏:https://m.gg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