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75章:诸侯之路(二十四)单骑快马_春秋最强野心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国上卿。

  高傒先是迎立齐桓公有功,后与管仲纠合诸侯结盟亦有功。桓公为奖赏他,便赐傒以祖父的字为氏,食采邑于卢地。

  “分氏”可是巨大的荣耀,只有功勋卓著之人才有如此待遇,从此高傒的后人便以“高”为氏。

  高傒也被后世称为高姓始祖,其实细究起来,高阳氏所衍生出的高氏历史要更加久远。

  因高傒封地之卢,所以一部分高傒的卢地后人也以卢为氏,所以卢氏乃是高氏的分支。高傒是“高”和“卢”共同得姓始祖。

  高胜出自名门望族,更有“鱼丽阵”这样的传世名阵,所以公子元便以其为前军统帅,率领五千军伍先行,谁想未见什么战果便先折损了数百人,多少另公子元有些失望。

  不过公子元不想得罪高氏,所以此时倒也没必要刁难他,立马起身扶起了请罪的高胜。正好沿途各邑又补充了四千余的军势,于是他又拨出两千交由高胜统带,惹得高胜感激涕零。

  请罪之事告一段落后,二人便又商量起军略来。

  二人一致认为,虽然黑山军的“单骑快马”的确恼人,但也不是没有破解的办法,只要大军稳扎稳打,军中做好防备,如此虽然行进速度会被拖慢许多,但是倒也能很好抵御“单骑快马”的突袭。

  郑军所谓的“单骑快马”,其实就是于正在黑山军中组建的“轻骑兵”队伍。黑山铁的产量出现富余后,给马匹生产“铁马掌”一事便被工备司的左林提上了日程,开始了批量化生产。

  于正更是拜托弘毅大夫的家臣九方皋,去北面的晋国和戎狄部落中采购了一大批的北地良马用作军马。

  九方皋也不负众望,不仅为于正带来了上千匹上好的良马,更是为于正招募到了数百的北地勇士,这却是给了于正意外之喜。

  此时在晋国的武力压迫下,周边的戎狄部落要么被灭,要么迁离故土,所以倒也有许多生计无着的戎狄勇士不得不另谋生路。

  而戎狄部落间泾渭分明,即便去投靠别的部落,也只能是作为仆役炮灰,生活清苦不说,性命也得不到保障。所以九方皋一招揽,与他们说了中原的好日子以及黑山之富,这些散落的戎狄勇士便心动了,给谁卖命不是卖啊,关键是得吃饱穿暖。

  至于九方皋为什么不给自家的主君弘毅大夫招募这些勇士,那是因为弘毅大夫跟此时一般的士大夫们一样,主要注重的是车战,而戎狄并不擅长驾车作战。而于正所要组建的这一支“单骑快马”的队伍,正符合这些人的用武之地。

  当然,这数戎狄人毕竟是异族,也不懂华夏的礼数和规矩,为了避免他们生事,于正却是把他们放在远离几座城邑的乡下偏远之地训练的。

  而前期的训练也主要是训练他们听话、服从命令为主,为此他还

  请收藏:https://m.gg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