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75章:诸侯之路(二十四)单骑快马_春秋最强野心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请公子降罪,此番确实是我等轻敌了,不想黑山军不以战车为先,却别出心裁地发展出了这样一支‘单骑快马’的军伍。

  这些快马的马蹄上都钉上了铁制的‘马掌’一物,比之我军常用的皮布等物能更好地保护马匹的马掌,也更耐磨损。所以敌人才能这般横行无忌,不惜马力地到处奔袭,却又战之即走,根本不与我军缠斗。

  而等我们的战车套上马缰、车器准备出战时,敌人便已经遁走了,使我军根本追之不及,真是可恶至极。”

  郑军的前军统帅高胜,正于中军帐中向着公子元请罪,因为一时疏忽,导致前军军粮被劫,又几番被黑山军袭扰,致使有数百伤亡。而前军所获却甚少,只有几具敌人和战马的尸体,可谓是无甚战果。

  “高大夫快快请起,此事非是君统兵不利,实是我军情报的疏失。只知黑山军有一支铁甲军,无论攻城还是作战皆十分犀利,不想竟还有一支‘单骑快马’的军伍,如此来去如风。

  莫说是你,便是我的中军也已领教过了此军的威力,人数虽不多只有千余人,却也大大迟滞了我军的行进速度。”

  公子元立马扶起了前来请罪的高胜大夫,高氏在郑国虽不是国族,但在郑国也是根基深厚,公子元不愿得罪了高氏一族。

  春秋之时的高氏主要有两支,一支在郑国,一支在齐国。

  郑国的这支源起于商代的高国,跟上古高阳氏有关,高阳氏,即颛顼(zhuānxu,上古部落联盟的首领,封于高阳而得名。

  “高”的甲骨文跟“京”较为类似,即为瞭望台,外形为一座高高耸起尖顶多层的塔楼式建筑物。所以高国在商代是商王朝西南的军事据点,起到镇守商王畿田猎区的防御作用。

  春秋时,高国同样已经被周朝所灭亡,高邑归为郑地,却仍由高氏治理。并且因为高氏的军事修养颇高,一度还得到过郑君的重用,比如郑国的大夫高渠弥便出自郑国高氏。

  公元前707年,周郑交恶,发生了繻葛之战。高渠弥以中军奉郑庄公,用鱼丽之阵打败了周王室,所以之后便被正式任命为卿。之后高氏一度还操弄过郑国君位的废立,成为郑国首屈一指的权臣。

  那首《清人》诗中统率清人戍卒不战而溃的大夫高克,同样出自于郑国高氏,后来因此事而投奔了陈国,高氏深以为耻。

  因而此次,高氏主动向郑君请缨,派出得意子弟高胜统兵出战,其中也有洗刷家门耻辱,重新赢取国君信任的意思。

  而另一支齐国高氏,出自齐国的上卿高傒。

  吕尚八世孙齐文公吕赤,有个儿子名字就叫吕高,被封在因高夷居住过而得名的高邑(今山东禹城县),故被称作“公子高”。吕高的孙子名叫吕傒,字敬仲,被周天子任命为齐

  请收藏:https://m.gg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